一、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思想素质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奉献精神,秉持“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
2.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持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伪造数据和代写代发论文;合理引用文献,严禁提供虚假学术信息或经历。遵守医学伦理,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尊重他人成果。
(二)课程或学分标准
须通过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修满学分,并完成所有必修环节。
(三)知识标准
1.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了解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掌握科学、辩证的方法。
2.专业知识
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基础。应掌握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学科内容;掌握⼀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统计学、临床研究设计等预防医学知识;掌握与口腔医学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包括交叉学科)。
(四)能力标准
1.获取知识能力
掌握多种文献检索方式,能高效获取口腔医学研究相关知识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和成果汇报,具有跟踪学科前沿的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
具有判断口腔医学研究成果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能力,能识别学术前沿与研究空白,分析研究可行性与临床意义,及时掌握学科动态,并鉴别多学科知识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与价值。
3.科学研究能力
能基于学科需求提出创新性课题,制定技术路线并实施,取得创新成果,体现独立科研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学术创新能力
具有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发现新致病因素、阐明致病机制、发明新材料设备、应用新技术、建立或修正理论、提出新方法等方
面的创新能力,能在一项或多项内容上取得创新性成果。
5.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熟练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和展示成果的能力,能以展板或口头报告等形式报告研究成果。
6.其他能力
掌握现代信息与AI技术,具备团队协作、科研组织与管理能力;应具有口腔医学教学实践能力,具有表达与教学组织能力。
(五)学位论文标准
1.选题和综述
选题应聚焦口腔医学前沿或具有重要国民健康意义的课题,系统分析已有成果并结合学科发展进行。综述应依托较强研究基础撰写。
2.创新性
学位论文应在口腔医学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性成果,并在解决口腔医学重要科学或前沿问题方面具有⼀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推动学科进步,并在促进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定的价值。
3.规范性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篇幅应占60%以上,应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规范性要求参照《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六)发表学术成果标准
攻读期间须至少有2项学术成果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署名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共一第一),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发表学术成果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或录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研究性SCI论文。
2.已有1篇论文发表,另1篇研究性SCI论文已投稿进入审稿流程。学位论文经2位专家盲审均达到90分以上,且由学科委员会指定的3位教授一致认为该学位论文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每位学位申请人仅限申请一次。
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思想素质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奉献精神,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抱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追求,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秉持“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
2.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持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伪造数据和代写代发论文;合理引用文献;遵守医学伦理。
(二)课程或学分标准
须通过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修满学分,并完成所有必修环节。
(三)知识标准
1.基础知识
具有深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了解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掌握科学、辩证的方法。
2.专业知识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口腔医学知识基础。应掌握一定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医学知识;应掌握⼀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统计学、临床研究设计等预防医学知识;较系统地掌握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理论知识。
(四)能力标准
1.获取知识能力
掌握多种文献检索方式,能高效获取口腔医学研究相关知识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和成果汇报,能较熟练运用1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提出与解决口腔医学科研问题的能力,能基于学科需求提出具有新意的课题,制定技术路线并实施,具有承担科研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将口腔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研究或基础研究实践,包括口腔医学学术研究和口腔临床技术、材料、设备的研发等。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善于学习新知识。
4.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能用展报或口头报告等形式报告研究成果。
5.其他能力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AI技术,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五)学位论文标准
1.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包含封面、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引言、文献综述、正文、结语或总结、参考文献、附录及致谢等,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篇幅应占60%以上。论文内容应基于相关学术理论或数据,核心思想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引用合理规范。规范性要求参照《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2.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系统完整,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六)发表学术成果标准
攻读期间须至少有1项学术成果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署名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共一第一),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第一署名单位须为“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发表学术成果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或录用)1篇研究性论文。
2. 1篇研究性论文已投稿进入审稿流程。学位论文经2位专家盲审均达到90分以上,且由学科委员会指定的3位教授一致认为该学位论文达到硕士学位水平。每位学位申请人仅限申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