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类别(领域)简介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创建于1984年,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建立起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涵盖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成为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专业紧紧围绕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需求,面向临床实践与行业发展,突出“医教协同、科教融通”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扎实临床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口腔医学专业涉及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诊疗与预防干预,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和实践性。专业涵盖口腔种植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学等主要领域。
学院拥有一支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人才、知名临床专家等组成的高水平导师团队。临床实习基地——上海市同济口腔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上海市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每年接待上海市及全国各地病人近50万人次。拥有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获批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及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第五届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第四届口腔医疗服务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医师协会口腔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行业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业教学坚持医教协同的发展理念,强调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临床实践训练与研究生教育的双向融合。同时,博士阶段推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模式,进一步打通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的通道,逐步形成了贯通本科、硕士、博士不同阶段,兼顾学术素养与临床能力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生物样本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临床科研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多在各级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卫生行政部门等领域就业,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口腔疾病、从事临床科研和健康教育的能力,成为推动口腔医学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学位类别、培养层次及授予学位
学位类别为专业学位。培养层次为硕士研究生。本领域授予口腔医学硕士学位。
三、培养定位及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熟练临床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所在领域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以及常用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知识;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能独立处理本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具备良好的合作与协作能力。
热心口腔医学临床研究,具备及时更新相关领域知识,及时了解所在领域科研方向、发展趋势、前沿发展动态和临床热点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潜力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四、培养方向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主要面向临床实际需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复杂病例诊治的应用型、临床型高层次人才。
五、学位标准
本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包含思想素质标准、课程或学分标准、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标准、发表学术成果标准等内容,申请学位时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
1.不存在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行为,且攻读学位期间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
2.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修满学分;
3.完成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并通过答辩;
4.满足所在专业申请学位发表学术成果标准;
5.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及申请学位所发表的学术成果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6.住院医师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须取得《医师资格证》并且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其中,发表学术成果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可包含文献综述、病例分析、专业文献循证研究等。
(2)学位申请人中期考核优秀,1篇论文已投稿进入审稿流程,学位论文经2位专家盲审均达到90分以上,且由学科委员会指定的3位教授职称专家均认定该学位论文达到硕士学位水平,每名学生仅限申请一次。
(3)在学期间作为发明人(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学生排名第二)依托同济大学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并有相关专利成果转化实际到账金额达到20万元人民币以上。
备注:(1)第一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共一第一),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并为在学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2)申请学位所提交的学术成果均不得包含发表于Oncotarget,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Tumor Biology, Medicine期刊的论文。
学制、培养方式相同的境外学生按照本专业学位标准规定的学业要求、专业水平执行。具体按《口腔医学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六、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技创新、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相结合的方式,产教融合培养,鼓励校内外双导师指导模式。
七、学制
学制为3年,在校修业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八、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
学分 |
公共必修课 |
5 |
公共选修课 |
2 |
专业必修课 |
12 |
专业选修课 |
6 |
必修环节 |
11 |
补修课 |
0 |
总计 |
36 |
九、培养与考核环节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研究生在正式撰写学位论文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选题报告,参加选题评审会。专业学位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坚持面向人民口腔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将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作为选题依据。论文选题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第3学期完成。选题报告会前,须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工作计划》表格的填写。考核小组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相当职称的专家或导师组成不少于3人的评审小组,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申请再次选题。具体按《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论文选题工作规范》执行。
2.中期考核:此环节为所有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是专家对培养质量把关的关键考核环节之一。在研究生培养中期,对研究生思想素质、学业进展与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查找问题与不足,为后续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打牢基础。中期综合考核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第4学期完成。由学科专业专委会主任、院系党政领导、党委领导组成不少于5人的考核小组。硕士生应填写《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记录表》。中期综合考核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申请再次考核。具体细则按《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中期(综合)考核工作规范》执行。
3.专业实践:此环节为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环节。专业实践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应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临床轮转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进行。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硕士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
4.论文相似性检测: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导师审批通过,参加同济大学规定的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简称查重)。论文查重一般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2-3个月进行,检测报告中“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总文字复制比”等参数小于预警线,认定为查重通过。查重通过者,方能进入隐名预评审(以下简称盲审)程序。
5.盲审与评阅:学位论文由学院、学科委员会组织质量审查。质量审查通过后,送专家评阅。硕士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比例参加盲审。每名研究生答辩前有两次盲审机会。盲审具体细则按照《同济大学生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实施办法》执行。评阅组织及程序按照《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6.答辩:申请人满足口腔医学学科申请学位发表学术成果规定后,方可提出答辩申请,由学科委员会审查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答辩专家名单须经学位分委会主席或副主席审批。答辩组织及程序按照《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十、预警、分流与退出机制
1.对于在论文选题或中期考核中成绩处于末位10%或首次未通过的学生,学院将通知其导师,并对学生给予黄灯预警。
2.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三门(含三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3.论文选题或中期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
4.学制内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予以退学处理。
十一、毕结业申请
学习年限届满前,研究生应以毕业、结业、退学的形式之一结束学业,申请条件和程序按照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十二、说明和备注
1.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1~1.5学年,必修环节中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论文选题、同济高等讲堂课程必须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2.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2个月,中期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3.同济高等讲堂是指由研究生院、各学院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听取不少于16次(校级8次+院级8次)的纳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
4.补修课: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均需对其攻读硕士之前所修专业课程进行检查,针对缺修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课程补修计划。补修课不记学分。
十三、课程设置列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编码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分组 |
备注 |
公共必修课 |
CMA6001 |
20002950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32 |
春秋季 |
|
|
SFS6804 |
2090305 |
英语学术文献阅读与翻译 |
1.5 |
32 |
春秋季 |
第一外国语 学分=3.0 |
|
SFS6805 |
2090306 |
学术英语写作 II |
1.5 |
32 |
春秋季 |
|
SFS6806 |
2090307 |
中国文化英语概论II |
1.5 |
32 |
春秋季 |
|
SFS6807 |
2090308 |
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 II |
1.5 |
32 |
春秋季 |
|
公共选修课 |
MED8030 |
1110083 |
高级医学分子生物学 |
3.0 |
48 |
秋季 |
|
线上精品课程 |
EIE6475 |
20002440007 |
人工智能导论 |
2.0 |
32 |
春秋季 |
|
公共平台线上课程 |
MED6110 |
20002550011 |
心理健康与心身医学 |
1.0 |
16 |
春季 |
|
公共平台线上课程 |
MED6205 |
20002550015 |
皮肤健康与美容 |
3.0 |
48 |
春秋季 |
|
公共平台线上课程 |
CLT7401 |
20002880002 |
表观遗传学进展 |
2.0 |
32 |
秋季 |
|
线上精品课程 |
CLT7009 |
2160174 |
生物信息学应用 |
2.0 |
32 |
秋季 |
|
线上精品课程 |
ESD6209 |
2900221 |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学建设导论 |
2.0 |
32 |
秋季 |
|
绿色化公共选修课 |
ESD6101 |
2900225 |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
2.0 |
32 |
春秋季 |
|
绿色化公共选修课 |
DPE6001 |
2900001 |
健身 |
1.0 |
36 |
春秋季 |
|
|
DPE6002 |
20002930001 |
体育与健康教育 |
2.0 |
32 |
春秋季 |
|
|
专业必修课 |
MED6034 |
2110012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2.0 |
32 |
春秋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09 |
2114016 |
专业外语 |
2.0 |
32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10 |
2114037 |
有关法律法规 |
1.0 |
16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11 |
2114038 |
循证医学 |
1.0 |
16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12 |
2114039 |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
1.0 |
16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13 |
2114040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
1.0 |
16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CTO6014 |
2114041 |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
3.0 |
48 |
春季 |
|
专硕必修 |
MED6100 |
2110238 |
卫生统计学 |
2.0 |
32 |
秋季 |
课程二选一 学分=2.0 |
|
MED6101 |
2110239 |
SPSS统计分析 |
2.0 |
32 |
秋季 |
|
专业选修课 |
CTO6008 |
20006240004 |
口腔医学科研与创新 |
2.0 |
32 |
春季 |
|
|
CTO6001 |
2114001 |
口腔基础医学 |
2.0 |
32 |
秋季 |
|
|
CTO6002 |
2114003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3.0 |
48 |
春季 |
|
|
CTO6003 |
2114005 |
口腔种植学 |
2.0 |
32 |
春季 |
|
|
CTO6005 |
2114012 |
口腔修复研究 |
3.0 |
48 |
春季 |
|
|
CTO6105 |
2114013 |
儿童口腔医学 |
3.0 |
48 |
春季 |
|
|
CTO6006 |
2114019 |
口腔内科学 |
3.0 |
48 |
春季 |
|
|
MED6037 |
2110236 |
医学分子生物学 |
4.0 |
64 |
春秋季 |
|
|
CTO6004 |
2114022 |
口腔正畸学 |
3.0 |
48 |
春季 |
|
|
CTO6007 |
2114023 |
牙合学 |
2.0 |
32 |
秋季 |
|
|
MED6037 |
2110236 |
医学分子生物学 |
4.0 |
64 |
春秋季 |
|
|
MED6002 |
2110008 |
实验动物学 |
2.0 |
32 |
春季 |
|
|
MED6003 |
2110010 |
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 |
1.0 |
16 |
春秋季 |
|
|
MED6047 |
2110011 |
细胞培养与组织化学技术 |
2.0 |
32 |
春秋季 |
|
|
CST6030 |
2080044 |
人工智能原理 |
3.0 |
48 |
秋季 |
|
数智化公共基础课 |
EIE6462 |
2080428 |
凸优化理论与应用 |
2.0 |
32 |
秋季 |
|
数智化公共基础课 |
CST6044 |
2080448 |
数据挖掘 |
2.0 |
32 |
春季 |
|
数智化公共基础课 |
GST6100 |
2900008 |
信息检索 |
1.0 |
16 |
春季 |
|
数智化公共基础课 |
必修环节 |
ESE7001 |
20002020001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2.0 |
32 |
春秋季 |
|
|
CTO6016 |
2114006 |
全日制专业实践(口腔) |
6.0 |
96 |
春季 |
|
|
GST6001 |
2900002 |
选题 |
1.0 |
0 |
春秋季 |
|
|
GST7001 |
2900012 |
同济高等讲堂 |
2.0 |
32 |
春秋季 |
|
|
GST6002 |
2900013 |
中期考核 |
0.0 |
0 |
春秋季 |
|
|